盱眙大云山发现西汉墓 墓主人非王即侯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盱眙大云山发现西汉墓 墓主人非王即侯

2010-07-16 09:19:18     标签:小升初资讯

4个盗墓贼离奇死亡带出古墓

距离南京不到两个小时车程的盱眙县马坝镇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之际就在马坝境内东阳城(今盱眙县马坝镇东阳社区一带)设郡,东阳郡成为当时地方最高行政中心之一。秦朝末年,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陈婴在这里揭竿而起,反抗秦朝暴政,东阳郡作为秦末农民起义的发源地之一而再次载入史册。大云山,则是整个东阳社区的制高点,也是当地居民口中的“风水宝地”,几乎遍地都是古代墓葬。而2009年1月,4个盗墓贼的离奇死亡,竟带出了此次大云山西汉大墓的发现。

时间追溯到2008年,当地流传,大云山山顶水塘下有一座王侯大墓,于是一年之内,一帮盗墓者集结成了一伙14人的盗墓队伍,又花了2个多月夜夜挖洞,挖出了一条L形的隧道通向墓室,却出了意外:由于盗墓心切,盗墓者下到盗洞内,吸入了炸药的硝烟和炸药激起的墓内“毒气”(由于长期严闭墓葬内的有机物质发生变化产生的有毒气体),有4人竟中毒身亡。

此事一出,考虑到盗墓和周围开山采石对墓葬可能造成的破坏,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决定对大云山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从2009年2月中旬开始勘探,2009年9月开始正式发掘,近十个月的考古勘探与发掘过程中,发现越来越惊人。

1号大墓东汉时就被盗过

南京博物院大云山考古队的考古队员告诉记者,目前已确认大云山山顶区域是一个汉代高等级墓园。墓园东西、南北各相距约500米,平面近似正方形,面积更达到了惊人的近25万平方米。墓园内发现了三座大墓,2座武器坑,1座车马坑,13座各种等级的陪葬墓。其中的1号墓规模最大,应该是主墓,位于大云山的顶峰,墓室位于一个深塘之中,当地称之为“龙塘”,是早期盗墓后未及时回填,水积下来所形成。

在发掘现场,记者看到1号墓的范围大约有八九百平方米,从墓道口向下望去,墓很深,从顶部到墓内深约26米,沿着一个近40度角的陡峭斜坡墓道下去,走了近50米才到了1号墓内。

考古队员介绍,1号墓已被盗多次,最早的盗墓者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在墓里还发现了东汉时期盗墓者留下的铲、叉等盗墓工具,据推断,如此大规模的盗墓,很可能是当时的军队所为。而到了唐宋时期,此墓又再次被盗,棺木已都被砸成了碎片。尽管如此,1号墓内还是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各种随葬品种类齐全,更为珍贵的是,还发现了金缕玉衣的玉衣片。

出土的玉棺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

据大云山考古队的考古队员介绍,此次不但在1号墓发现了金缕玉衣的玉衣片,2号墓中的玉衣片保存更为完好。而2号墓中发现的玉棺,不但是全国出土的第3例玉棺,还是保存最完好的一例。

我们所熟悉的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所用殓服,起源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面幕”“缀玉衣服”,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为止,玉衣共流行了四百余年。由于墓主人身份等级不同,玉衣有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之分,金缕玉衣则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只有皇帝、诸侯王及极少数近臣才能使用,到目前为止,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但金缕玉衣到目前为止只发现八件。

记者亲眼见到了出土的金缕玉衣上的玉衣片,薄薄的玉片有的已残缺不全,玉片上还刻有数字,有的玉衣片还依然被已经颜色黯淡的金丝连接在一起。虽然经过了千年的岁月,但玉片依然质地莹润,可见使用的玉质之好。考古队队员告诉记者,由于古代对玉的佩戴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所以玉一般不太好出手,盗墓贼往往不偷玉衣,而把编缀玉衣的金丝银丝抽走,但从2号墓出土的部分玉衣片上的金丝保存得相当完整,甚至连金丝如何打结将玉片连在一起的细节都保存了下来。

玉棺,即在木制棺木上镶贴玉片之棺。在大云山2号墓发现之前,全国仅出土过两例,即河北满城汉墓和江苏狮子山楚王陵发现过玉棺。

在2号墓内,记者见到了未挖掘出的玉棺残片,棺材已被盗墓者砸烂,能清晰地看到,棺板上镶着玉。虽然已被砸碎,但玉棺主体结构明确,是迄今为止发现最为完整的玉棺,也为解决诸如玉片是粘贴在漆棺内壁而不是外壁的争议首次提供了直接证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