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问题的4个看法_小升初-查字典小升初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家庭问题的4个看法

2011-02-18 09:52:43     标签:小升初经验

该犯的错误要让孩子犯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孩子犯错误是必须的。必须允许每个年龄的孩子犯他那个年龄的错误。

心理学有一个挫折理论,即孩子不经历挫折,是不会成长的。如果成人一直保护他,他会经历不到错误,也不能从出错中获得成长的资源。很多家长以为家长的责任是努力避免孩子犯错误,或者不让孩子体会太多的挫折。这样做的潜在危险,可能是使孩子很少体会内心冲突,内心过于简单,既不能面对失败,也不能把犯错误看做朋友。

比如,如果孩子从不单独睡觉,也不因为黑暗和孤独而苦恼,就不能学习如何与内心的害怕和焦虑相处。

孩子在1岁半时被放到另一间屋子里独睡时会怎么样?他会非常恐惧,有时会变相惩罚父母,不理睬父母,但这都是他的情绪的投射,没有关系。如果父母亲能够鼓励孩子,温柔地坚持,孩子的这种情绪很快就会过去。对孩子来说,如果他独自在黑屋子里过夜,就能慢慢地学会处理恐惧,体验焦虑,长大以后也不易形成心理障碍。

到什么时候犯什么错误

事实上,许多问题的发生都有它的时间性,什么时候犯什么样的错误,常常有自身的规律。心理学不喜欢对任何事下结论,原因就是认为事物的存在有一种时间性。

许多孩子的困难、缺点、毛病都可能是过渡性的,会随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变化而消退。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任何缺点都会从小到大,任何出错都是一贯性的,就像如果孩子今天考了60分,我们认为孩子一辈子都只会考60分,麻烦就大了。孩子考了60分,父母会暴跳如雷,其实主要是因为他们不能承受对孩子美好期待的落空,也不愿意与孩子分享挫折与痛苦。父母把问题扩大化了,忘了这个60分仅仅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状态,是一个有时间性的东西。

问题是个过客

我们有时也说,问题像个客人。它来到你的家里,你觉得不舒服,不安逸、不随便。如果你知道这个客人是要走的,你就不会因为这个客人来了而觉得活不下去。

家庭出了问题,就像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它会自动走的。以这样的心态来对待问题,你就会发现问题真的会变小,对问题的焦虑也会变小。但是你希望问题马上消失,客人马上滚蛋,这个问题就会被扩大,甚至会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

本来是孩子学习中的问题,爸爸妈妈过度关心孩子,不能容忍他在学习上出错,或者出了错后马上想解决问题,就把问题搞大了。问题从一个孩子身上扩展到全家,变成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我们想要解决问题,却制造并扩大了问题,真是欲速则不达。心理医生鼓励把问题看成是家庭的朋友,而不是敌人。看做朋友,我们就可以把问题当作一种对孩子成长有益的资源,其乐融融。看做是敌人,我们就会草木皆兵,压力倍增。

家庭能够自然康复

民间有一句话,就是有一些中医虽然不是好中医,但是他们不会把病治坏,不把病治坏的医生就算好医生了。因为大多数疾病可以自然康复,人本身就有痊愈的能力。

心理医生其实也是这样。心理医生的准则是:你可以对家庭无用,但不能够伤害家庭,不能够使家庭的问题更加复杂,成员更加焦虑。心理医生总是关注家庭问题是如何阻碍了家庭正常的生活,希望问题是问题,生活是生活,不是强化问题,而是努力来淡化问题。

心理医生注重家庭中的关系,不那么在意家庭教育的正确性。他们引入一种有效原则,即不管怎么做,有效就是好的。在帮助父母教育子女时,家庭心理医生常常是在改变亲子关系,让教育变得有效,而不去改变某个人。

心理医生也不会把“心理健康”作为一个标本来宣传,不去说我认为孩子或父母怎么样就是对,怎么样就是错,因为我们认为那种宣传本身的危险系数很大。事实上,很难找到一个真正健康的东西。“健康”都是理念,都是很空泛的东西。具体的个人,如果去硬套这些框框,就会发现,你我都不属于健康的范围,很难说一个家庭完全健康。每个家庭既存在欢乐、幸福,又存在愤怒、争吵、情感背离、分裂、不平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